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是什么意思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出处
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说话态度诚恳,听者却不以为然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,是庄子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一种批判。下面将逐步解析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出处。
我们来看看成语的构成部分。成语由四个词组成,分别是“言之谆谆”和“听之藐藐”。其中,“言之”意为说话,“谆谆”表示态度诚恳,强调说话的真实性和真诚性;“听之”意为倾听,“藐藐”表示轻视、不以为然,强调听者对说话内容的不重视。因此,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话态度诚恳,但听者却不以为然。
我们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出处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《庄子·逍遥游》。在这个篇章中,庄子以逍遥游的态度,对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一番批判。他认为人们过于追求名利地位,而忽视了内心自由和心灵的栖居。庄子用“言之谆谆听之藐藐”来形容人们对于他的话语的态度,即他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,却被人们轻视和不以为然。
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个成语的意义。他说:“谆谆而不听,藐藐而不止,是我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说话态度诚恳而不被听取,反而被轻视,这正是人们只看到表面现象,不能理解庄子思想深处的真正意义。这里的“燕雀”和“鸿鹄”分别代表庄子的思想和人们的观点,庄子以此来表达他的思想被人们所忽视的愤慨。
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这个成语通过庄子的批判,呼吁人们要真诚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,不要轻视或忽视他人的真实感受和智慧。同时,也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现象和表达,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。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用来形容人们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不够真诚和重视。
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说话态度诚恳,听者却不以为然。它最早出自庄子的著作《庄子·逍遥游》,用来批判人们对于真诚表达的轻视和忽视。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真诚地倾听他人的观点,并超越表面现象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。